從學生到企業員工--職業人的角色的成功轉變,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這其中要經歷很多痛苦和挫折。許多剛走出校門大中專畢業生,都存在著從學生人到職業人角色轉變的困惑與迷茫。正確認識學校與企業在諸多方面的差異,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盡快地適應職場,完成從學生人到職場人的轉變。
一、從學生到職業人要完成的轉變
(一)從個人導向到團隊導向
學校里以自我為中心的模式將不會適合企業,個人的成功必須與整體的成功結合才有意義。這其中的轉變包括:重個性轉變為重標準,以個人衡量標準轉變到以集體為衡量標準,講獨創轉變為協作,獨行轉變為合作。
(二)從情感導向到職業導向
情緒化是學生的顯著特征之一,這與職業人的高度理性行為格格不入,這種轉變為:情感人轉變為職業人(注重游戲規則),個人好惡轉變為競業精神,情緒左右轉變到職業驅動。
(三)從興趣導向到責任導向
學生的生活多是憑借自己的興趣,職業人則是職責所在義不容辭,這就要求從興趣所在變為承擔責任,個人利益轉變為公司利益,追求快樂轉變為追求責任。
(四)從思維導向到行為導向
學生學習,重在開發智力,學習知識,往往是思維的訓練。這和職業人不同,要從思維至上轉變到產品至上,想到就行轉變到作了才行,理論家轉變到實干家,注重是非分析轉變到注重是否合適。
(五)從個人資源到組織資源
學生以個人導向為主,相應依托個人資源來生存和發展,職業人在組織里當然依托于組織,利用個人資源轉變到組織化的資源支持平臺。獨立發展變為企業共同發展,依靠個人變為依附企業。
二、對即將進入職場學生的若干忠告
(一)認真調整自己的期望值
畢業生不能適應新環境,大都與其事先對新環境、新崗位估計不足,期望值定得過高、不切實際有關。當他們按照這個過高的目標接觸現實環境時,往往會產生一種失落感,感到處處不如意、不順心。初出校門的大學生,很多想法都是理想化的,與現實有不少差距。因此,畢業生在踏上工作崗位后,要能夠根據現實的環境調整自己的期望值,盡量把期望值定得低一些、現實一些。
(二)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
初來乍到,你要盡快熟悉“圈子”里的人和事,先不要多嘴,以免惹人煩,最好是保持沉默,多聽、多看,用謙虛誠懇的態度向同事學習業務知識,主動與感覺友好的同事接觸,根據相同的愛好,可共同參加一些業余活動?;蛘埶麄兂灶D飯,或在一塊兒聊聊天,增進友誼,這樣才能順利完成上司交辦的任務。而這些知識是在學校和書本上無法學到的。工作需要的也正是實踐經驗。只要你把關系理順了并很快地融進了“圈子”,那么對你日后的工作將大有裨益。
(三)要腳踏實地,不可好高騖遠
涉世之初的學子要抱著多學一點,多做一點的心態,多從小事做起,從瑣事做起,容易和大家打成一片。建立為現實負責任的觀念,少談一些好高騖遠的事情會讓周圍的人覺得孺子可教,他們會耐心釋疑。多做小事,少點闊論,“一屋不掃,何以掃天下”的意義正在于此。
(四)樂于擴展自己的工作范圍
做好本職工作,是分內的責任,所以很難引起上司特別關注和青睞。上司欣賞的是那些不僅勝任本職工作,而且還能接受并做好分外工作的部下。這就要求你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,隨時準備以快樂的心情,接受上司交代的新任務,而不要露出勉為其難的神情,更不要以這項工作不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而回絕上司。事實上,上司每交給你一項新工作,都是對你的一次小考驗,你必須力爭圓滿完成這些任務,使自己有一個被上司賞識的機會。
(五)敢于接受風險
每一個決策的后面都有風險,但風險是可評估的,若不踏出新的一步,就沒有成功的機會。你可能正在思考:如果我接受了新方案,萬一失敗了怎么辦?如果我負責新業務,成績不理想,會不會臉上掛不???不冒險很安全,但這樣一來,你永遠不會進步。畢業生可訓練自己逐步接受風險,不必害怕改變。學習的過程,甚至是失敗的經驗,都能幫你做出更大的決策并承受風險。